Thursday, June 25, 2009

Made by Hong Kong

「…在多方面香港在回歸後愈變得內向,對外也只肯集中國內市場,實為不智。外面的世界多大,只待我們肯去多看看。」

香港以往常把新加坡視為競爭對手,喜歡互相比較。但在回歸後似乎比較關心,把香港相比上海、北京、廣州甚至深圳。但始終新加坡與香港在經濟規模、國際化等多方面相近處較多,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小獨立島國,沒有香港所擁有「背靠祖國」優勢,而仍能保持發展勢頭和經濟國力,實有其成功及值得參考之處。

讓我們看看上周新加坡宣布的一項新措施,可否給香港一點啟示。負責新加坡資訊及通訊科技政策的新加坡資通訊發展局(IDA),剛聯同其他政府部門成立「全球商業發展卓越中心」,目的在於宣傳新加坡的電子政務經驗、產品及服務,協助當地資訊科技企業制定市場及國際化策略,直接希望為他們開展海外出口商機。

IDA 選擇出口電子政務系統,是因新加坡擁有「30 年的發展經驗」,從設計至實施一系列各式各樣,在各層面的電子政府服務。其實在這方面香港與新加坡其實非常相近,至少可說是不相上下,但港府卻從沒有設立像新加坡給其業界向外發展的支持。如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是這次計劃中 IDA 的合作伙伴,其擁有全球 30 多個辦事處,有在職能上與香港的貿易發展局近似,在此計劃中會為新加坡企業在全球各地尋代具體商機。

這工作正正是我們業界一直向政府當局和貿發局要求的,去年筆者已建議向政府推行「電子政府應用方案輸出計劃」,向中國甚至全球主要目標市場的政府,推廣香港的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方案。先特別選擇電子政務,是因可先集中推廣香港較具競爭力的範疇,而且相關機會的資訊,如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的項目投標資料亦較集中,較易被搜集後為港商提供商機。

筆者曾建議政府為支援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產品及服務出口,透過貿發局為本港公司「主動提供更多即時的市場資訊,包括外國市場的主要投標項目等」,其實與現時新加坡的做法基本一致。但可惜港府和貿發局仍未肯利用已在各地的網絡,為本地企業提供商機資訊,更遑論主動協助香港資訊科技公司,得以參與當地國際性開發項目的機會。

的確,在多方面香港在回歸後愈變得內向,對外也只肯集中國內市場,實為不智。外面的世界多大,只待我們肯去多看看。新加坡成立「全球商業發展卓越中心」,稱要向全球推廣“Made by Singapore”概念,與傳統“Made in”之不同,在於從製造轉型至出口「知識」和「服務」。這正令筆者想起十多年前由麻省理工教授研究、編寫的“Made by Hong Kong”,建議的策略和概念上無大分別。十幾年前我們已知道應怎做,但做了什麼?像自己的秘笈放了在一旁,人家就拿了去練成了武功。

近年在政府各項財政、發展措施中,甚至各種「救市」方案,內向得嚇人,向外好像只有 CEPA 就夠,非靠大陸不可。我們像新加坡這些對手,照著香港應做而沒做的,已經可以“Laughing all the way to the bank”。

刊載於《Hitech》 2009年6月25日

1 Comments:

At 10:13 AM, Blogger Henry Chan said...

Hi, all,

In addition, I would like to include the followings:

1. IT support staffs for SME just like the schools.
2.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s for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buildings.
3. Tax incentives for SME to buy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Henry Kar Ming Chan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