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3, 2008

台選後記

台灣總統大選落幕,馬英九一如所料勝出,加上國民黨控制三分之二的國會,展望未來,台灣向前行會走向那裡?蜜月期相信很快便會完,馬總統的工作顯然立即展開,他也不會等5‧20的就職日,像他在選後記者會給人的印象,已經是務實的all business,與陳水扁的口水式說話方法不同,也正是選民所要求的改變。

選民要的是集中搞好經濟,馬提出的633政策目標,在於提高GDP增長、降低失業率和改善國民改入,這些都是很進取的競選承諾,要達到有一定壓力和難度,台灣要搞好經濟,有甚麼條件?像香港的經驗,要為中下層非知識型工人製造就業,旅遊帶動服務型經濟是較有效方法,台灣也要期望引進內地旅客刺激,但礙於政治問題,中國不會像對香港開放自由行般力度實行,恐怕對台支援會較慢。


台灣經濟轉型的一大問題,是其經濟結構中,有一個「大」但乏競爭力的農業,據說農民佔人口二成,但農業只佔GDP的百分之二,但因為這兩成選票誰敢不尊重農業?城市人認為農民只嚮受福利,實際上更大問題是農業拖累整體經濟轉型的社會代價。


但馬面對的首個挑戰,竟是陳政府搞出的「國庫空虛」,數以兆計的國債,陳政府向自己馬仔支持者分贓,其狼胎實令人難以置信,馬政府的最怕最差情況,乃一個已被分乾分淨的政府,無錢甚麼也難於推動。未來幾年,查民進黨貪腐的案件會很多,別說陳水扁,謝長廷都會有份。


那麼民進黨要多久才可能翻身?很多人都估計至少十年,或兩任政府。雖然還要看馬政府的表現,但民進黨已失去很多議席,資源比過去八年大減;民進黨並非沒有新血,但問題是要走什麼路線?台獨還有多少市場,又或者要如何修訂?民進黨抹黑馬英九選舉提議的「一中市場」,失敗了,人民對「一個中國」局部接受,「兩制」接受與否,是(一)名稱和下台階(面子)問題和更重要的(二)信心問題:對中國政府的信任;當然,很不容易達到。


幸好台灣手中仍有牌,而最好的一隻牌,叫做「民主」。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