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香港電台新媒體發展如何配合社會需求

我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在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會議作了專題發言,「傳媒透視」的總結如下:

新媒體發展空間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透過今年夏天的香港世界盃熱潮,分析新媒體發展的空間。根據香港互聯網交易中心(HKIX)的紀錄顯示,世界盃賽事 期間,網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約凌晨五點流量便急劇下降。粗略估計,每晚約有三、四萬部電腦上網看世界盃。這麼多人上網看世界盃代表甚麼?第一是繞過收費,因當時的賽事只得有線電視獨家轉播;第二是本港電視台在網上轉播的做法比較保守。以英國BBC為例,她會免費轉播一部份球賽,並且同時在網上串流播 放。
  在觀看模式方面,莫乃光指出,電腦與電視是兩種不同的觀看模式。內地利用電腦看電視很受歡迎,因為內地很多家庭沒有電視機。另外,內地電視 節目《超級女聲》連續一、兩年不停地以P2P技術直播,很受歡迎;上海文廣除了IPTV外,也廣泛使用P2P技術;內地不少電視台也有提供網上P2P的節目廣播。另外,也有部份網站提供過百條節目頻道吸引觀眾。頻道多,相對地每一頻道的觀眾會少,但當連同眾多頻道計算,觀眾總數是很可觀。
  從這可說明未來網上廣播的趨向,不再是一些觀眾普遍受落的東西,不再一味追求單一時段收視率。只要節目內容豐富、成本低、給觀眾多選擇,結 果總體節目收視不低,帶來的收入仍然可觀。這是「長尾」(long tail概念,即不再斟酌於一時收視高低,而是轉向提供多個低成本、相對較少受眾的節目,透過綜合多條長尾的用量,達致可觀收入的生意模式。

「傳媒透視」有關會議報導全文可在此下載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