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8, 2006

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筆者近期在這欄集中探討的,是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產業在香港長遠經濟發展中的定位和重要性,尤其是與中國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關係。在這過程中,除了要有政府的鼓勵和推動之外,產業如何檢討及增強本身的競爭能力,也非常重要。

  過去數十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行業的發展,一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在應用創新和基礎建設上─但就因為多個原因,包括缺乏有效的行業自身統籌,故可以說是尚未能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政策和實際的行動;不過,近期因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求科學化和自主創新,所以本港有關高新科技發展的討論,又有點起色。

地位獲認同

  例如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吳光正,也特別在提交予立法會的年報中指出:「隨中國對科技,特別是高新技術需求日增,有關的採購及技術轉移活動頻繁,形成了一股龐大市場力量,需要一個專門的交易市場處理,而香港因勢利導成為服務內地和區內的科技交易中心。」雖然貿發局的意思仍是把重點放在交易,與深圳合作研發及生產,協助內地企業把科研成果商品化及向海外市場推銷,以及為外國公司開拓內地市場,並沒有對香港過往與現在自主創新成果帶來的商機,給予足夠重視,但總算是認同了科技產業的地位。

  所以,香港電腦學會在91314日舉行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www.hkcs.org.hk/hkicc2006),正好趁這個時機,為業界提供好機會,展開檢討及交流,以求達致為產業定位和推動發展策略向前邁步。會議的主題正是「ICT持續發展,共創無限前景」,內容亦是以兩個維度探討這個產業的能力與發展。

  香港的資訊科技的強處一向首推我們的應用能力,由以科技支援核心產業,以至開發科技主導的產品和服務,皆有很好的成績和發展基礎。

  會議內容的第一個維度選擇了四個主題應用範圍,分別為銀行與金融、物流、電子政務和數碼娛樂,以反映香港的傳統優勢及新機遇,一方面顯示香港如何繼續以資訊科技提升香港主要服務行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為香港爭取新的發展空間。

  電子政務和數碼娛樂,皆是國家在「十一.五」期間點名發展的項目。

  至於會議內容的第二個維度,會從四個角度探討香港資訊科技產業發展所面對的問題及所需要素,包括技術開發、資訊及通訊科技發展、人為資本和產業領導,從業界運作發展模型、區內競爭及定位,以至政策導向的角度,為香港資訊科技產業的發展尋覓路向。

國際交流

  這四個主題討論分別邀請了新加坡、日本、印度和英國的官員、學者和顧問參與,希望可藉此借鏡海外發展經驗,以及了解這些國際對手或夥伴對香港發展的意見。

  令筆者特別期待的主要講員是日本NTT DoCoMo多媒體服務高級副總裁夏野剛先生。作為非純產品式的科技服務,i-mode流動電訊服務營運模式的成功,在於超越簡單的技術優勢,創造出最合適的使用者付費和利潤分享模式,而且至今仍能保持競爭優勢;這對整個區域的產業來說都是上佳的成功例子,值得我們參考。


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2006年8月28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