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6, 2006

智能運輸系統論壇

智能運輸系統論壇今日舉行

業界倡加強公私合作 推動智能運輸
(二零零六年四月六日‧香港)



於今日舉行的「智能運輸系統論壇(ITS Forum)」上,香港資訊科技商會香港無線科技商會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界)單仲偕聯合發表一份題為「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in Hong Kong」政策研究報告,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推動本地智能運輸系統的發展。

智能運輸是把資訊科技的元素注入交通運輸業的日常運作。「透過採納資訊科技和流動通訊技術,智能運輸系統可按公私營部門、公共交通工具營辦機構,以至道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協助道路使用者節省交通時間、改善道路安全、鼓勵多元化的交通運輸模式、減低交通運輸對自然環境的傷害,以及節省運輸成本等。」單仲偕解釋說。



在論壇上,單仲偕促請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應盡快提升智能運輸系統的政策優先次序。「香港交通繁忙、道路網絡複雜,發展智能運輸系統對運輸物流業、道路使用者有莫大好處。這既令資源運用更具效率,也能有助避免類似去年五月九日在九龍區嚴重交通擠塞事故再次發生。」

有出席該論壇的運輸署 署長黃志光致辭時表示,為了改善道路的使用及為市民提供優質的運輸服務,運輸署經參考業界及專家的意見後,在二零零一年制訂了一個智能運輸系統策略,規劃了一系列的智能運輸系統應用計劃。至今,當局已逐步落實多個項目,例如可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及加強道路安全的控制區域交通、監察路面情況和偵察車速等應用系統。

黃志光又指出,該署已於去年十一月把交通資訊系統(Transport Information System)重新招標,預計該項目將可於二零零八年初完成。他鼓勵私營機構包括電訊公司、車隊貨運服務營辦商、物流及資訊科技機構等,利用該系統所編制的智能道路網來發展有關智能運輸系統的應用服務,例如車內導向系統、車隊管理系統,以及為市民提供的個人化資訊服務以便為迎合個別道路使用者的需要而提供合適的服務。

身兼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資訊科技商會當然委員的莫乃光指出,現時有多個政府部門也有開發具智能運輸效能的應用系統,例如警務署和消防處的第三代調派系統、地政署的數碼地圖、運輸署的區域交通監控系統等。「可惜,當局卻缺乏一個集合位置追蹤、實時收發運輸資訊等功能的智能運輸基建,以支援和協調不同政府部門的運作。」莫氏建議,當局應研究整合各個系統的可行性、在交通管理上應用更多資訊科技,令資源和交通資訊更為集中。



「負責調查去年五月九日九龍區嚴重交通擠塞事故的專責小組,在其調查報告所提出的五十六項改善交通管理建議中,有多達廿四項涉及加強應用資訊科技。這足以証明,透過資訊科技加強交通運輸管理的重要性。」莫乃光說。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趙志洋補充,不少海外地區如南韓首爾、新加坡、日本等,早已發展先進的智能運輸基建,並主要以無線通訊作為系統傳輸資訊的骨幹技術。在歐洲,當地政府不單視智能運輸系統為紓緩交通問題的重點措施,他們更已經看準市場商機,鼓勵運輸、物流、資訊科技業界加強合作,共同開發更多智能運輸系統及服務。

「當地運輸業界和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很樂意與資訊科技界合作發展智能運輸,例如推出自動追蹤車輛、車速監察、公共車輛到站預報、汽車自動導航等面向道路使用者的應用系統和服務。」趙志洋說。

此外,香港智能交通運輸系統協會會長黃兆豐表示,外地發展智能運輸的經驗值得香港借鏡。他表示該會為了推動本地智能運輸系統的發展,將於今年七月在香港舉行亞太區智能交通系統論壇及展覽 (www.itshk.org/apits2006),並呼籲政府當局、運輸業、物流業及資訊科技業界團體,屆時積極與來自海外各地的智能運輸業人士交流和觀摩,有助香港發展智能運輸系統。

香港物流業協會會長黃輔華指出,現時物流業內也有不少公司採納智能運輸系統,例如車隊管理(Fleet management)等。他相信,更廣泛使用智能運輸系統將可協助業界節省營運成本,有助提升物流業的競爭力。

為了探討如何在香港進一步發展以使用者為本的智能運輸系統,香港資訊科技商會及香港無線科技商會於論壇上宣佈組成一個聯合工作小組,邀請運輸、物流、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以及資訊科技界同業,共同探討香港發展智能運輸所需要的政策支持。



有關智能運輸系統論壇(ITS Forum)
智能運輸系統論壇旨在探討香港智能運輸系統及相關服務的發展方向,以及就有關發展所需的政策支持。是次論壇由香港資訊科技商會、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單仲偕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界)辦事處聯合主辦;香港無線發展中心及香港智能交通運輸系統協會協辦;獲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贊助;得香港電腦學會、香港物流協會及資訊及軟件業商會支持。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