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3, 2005

協助災難善後 資科有功

In the aftermath of Hurricane Katrina, IT comes to the aide of the striken.

協助災難善後 資科有功


  颶風卡特里娜吹襲美國南部,大範圍地區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尤其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巿所受的水災,更是令人觸目驚心。近年每次天災人禍後,資訊科技及互聯網在消息傳送、善後工作等方面,都曾發揮重大作用,這次亦不例外。

  美國紅十字會的應變也許比政府官方做得較好,早在風暴逼近美國南岸前數天,他們已經把人手和儀器運送到受風暴威脅地區外圍,以望能於第一時間進入受災地區救助。

  紅十字會應用的通訊器材,包括衛星電話、流動衛星訊號發射器、無線網絡系統、利用IP制式的電話及傳真機等。除了硬件之外,他們更利用客戶關係管理(CRM)軟件系統,處理災民的資料及跟進,根據這資料庫,近日紅十字會已經開始為災民發出現金扣款卡,以資助他們日常所需。

  其實,紅十字會的救災運作,更重要的是眾多的義工,其中包括不少資訊科技專業人士,有些人暫離本身職務,完全投入救災工作,例如建立網絡通訊等,服務精神令人敬仰。雖然我們在香港未必能參與義工行列,但若要了解他們的工作或作出捐款,可登入www.redcross.org/donate/donate.html

義工拔刀相助

  不過,有些義務的救災工作,並不需要親身到災場進行,例如一群微軟的工程師,就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便利用web services技術,成立名為KatrinaSafe.com的網站,提供協助尋找被撤走人士下落的應用。

  協助市民找人的網站已出現了數十個,但利用web services的系統,就只此一家,可提供比較多的難民中心與救災機構的資料庫,綜合地讓希望尋找親友的人士登記搜查,當災民的所在被發現後,系統可向曾找尋此人的登記者發出電郵或話音電話,至今已連接了超過四萬名災民的資料,而且仍以每日數千之數增長。

  像KatrinaSafe這樣的自發性支援,其實也得到相關企業的支持,如軟件商、互聯網供應商等。參與開發程式的志願人員,來自美國四個州,他們的參與,花上的時間,當然不能沒有僱主的支持。

集體參與功能

  另外,有些互聯網上的新應用,例如由Google提供、近期大為流行的網上衛星地圖,在今次災後也大派用場,讓早前逃離災區者,利用Google地圖查看自己的家園情況。雖然,詳細的受損情況未必可以看得清楚,但在如此環境之下,若然看得見屋子仍然存在,已經能令人安心一點。

  利用Google地圖的開放性質,一個名叫scipionus.com的網站,就讓用戶在新奧爾良地區的Google地圖衛星圖片上加入文字形容,例如房屋的受損情況或居民可在地圖上向親友報平安,基上是等於wikipedia這參與式百科全書的「多用戶自由提供或更改內容」的概念。

  為了保持資料更新,Google近日多次發放新的衛星相片,都是為了便利用家查看,和其他利用這資源而開創的增值服務,該公司更知會其採用的衛星公司Digital Globe,要求加緊從衛星拍攝最新圖片。


刊載於《信報》2005年9月12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